找到相关内容50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静波法师:净土与净心

    34《肇论》,大正藏45,151上。   35《百论》,大正藏42,239上。   36《证道歌》,大正藏48,395下。   37《坛经》疑问第三,大正藏48,352中。   38《坛经》坐禅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静波法师|净土与净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349208.html
  • 从道生的顿悟学说分析早期禅的圆顿与次第观念的由来

    康乐对于道生顿悟观念的“复述”  其实是存在严重的“诠释偏见”呢?从学理的分析来看,道生的悟理必顿,  信解非真究竟是建立在渐、顿“无间道”的基础之上,即存在于慧达《肇论  疏》所记载的“悟不自生,必...

    龚 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849353.html
  • 多向探索的魏晋南北朝学术(2)

    论,在佛教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出自罗什门下的僧肇,也是大乘空观思想的积极宣传与阐释者,所著《肇论》在中国佛学史上,亦有重要的地位。由于罗什与僧肇等人的努力,大乘空宗非有非无、即动即静、知即不知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049543.html
  • 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

    第45页。)不管道家与道教强调人如何顺应自然,但他们梦想超越死亡而长生不老这一点,是经不起现实实践检验的。小乘佛教虽也讲天堂,但它引导众生走向的是悲壮的“灰身灭智,捐形绝虑”(注:僧肇:《肇论?涅槃...

    普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349551.html
  • 东晋庐山教团之居士群研究

    宋?王日休撰《龙舒增广净土文》《大正藏》卷47   29. 元?觉岸编《释氏稽古略》《大正藏》卷49   30. 元?念常集《佛祖歷代通载》《大正藏》卷49  31. 元?文才述《肇论...

    曾惠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249750.html
  • 佛教景教初传中国历史的比较研究(4)

    ,即物之情哉”?[注:僧肇《肇论·不真空论第二》,收入《大正藏》第四十五卷,第一五二页。]南北朝以后,随着佛经的大量译出,僧侣和士人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佛教的精神实质了。研究、讲习佛教各部经黄的南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649760.html
  • 第三只眼看净土

    》卷26,41上中。   33、《维摩诘经·佛国品》,《大正藏》卷14,538下。   34、《肇论》,《大正藏》卷45,151上。   35、《般舟三昧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13,899中下   36、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049950.html
  • 非同一律:作为内在关系论的存在论──大乘中观学派性空论辨微

    性存在之中,正见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可言。此方是中观性空概念之本义。  汉传佛教中观学派的名著《肇论》也可为我们的分析提供强有力的证明,其《不真空论》中评析“即色宗”,即以为此种观点虽有即色之名,而实未...11] 《肇论·不真空论》,《大正藏》册45,页152。  [12] 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定义最充分地显示了这一特征: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。  [13] 这一点对于理解大乘如来藏...

    吴可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150150.html
  • 朱子理学与佛学

    :四十二章经、大般若经、楞严经、金刚经、华严经、维摩经、法华经、金光明经、传灯录、肇论、华严合论等。虽然以上诸书禅门典籍所占不大,然宋代佛教,宗门、教下(注2)已渐合流,禅宗引教理以相印证之事,所在而...

    熊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1250177.html
  • 鸠摩罗什及其译经事业——《 续·我的佛教观》

    、史书。最初信奉老庄,读旧译维摩经,感而出家。鸠摩罗什来姑臧时,慕名往访,成为其弟子。与罗什同往长安,协助其译经事业,被称为“理解第一”。31岁去世。著着《肇论》、《宝藏论》等。]撰的《鸠摩罗什法师诔...

    池田大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2750341.html